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创新“党建铸廉、机制固廉、警示促廉、文化守廉、服务助廉”五廉举措,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推进“清廉单位”建设走深走实。
一、 坚持党建铸廉,筑牢初心使命
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找准清廉单位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党建工作和清廉单位建设同频共振。党支部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政治生日”与廉政谈话、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融合开展,邀请省厅分管领导和云南省委党校专家为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筑牢廉洁从业思想防线。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清廉单位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落实厅党组工作部署要求、生态环境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结合起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廉洁承诺书》,坚持“年初有部署、每月有调度、每季有督办、半年有自查”的闭环工作模式,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 坚持机制固廉,扎紧制度笼子
深化制度建设,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认真落实厅党组《强化从严从紧从实工作作风七条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人事管理规定》、《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及监督管理办法》、《网站管理及信息发布流程》等长效机制6项,完善防控措施清单。建立纪律作风日监督、月检查、季通报监督检查机制,每月开展推磨式交叉互查,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深化“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开展关键评估岗位谈话,抓住“关键少数”,管好“绝大多数”。认真开展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自查,全面清理整治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工作群组。认真做好财务管理、公务用车、会务管理,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固堤行动”深化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重点纠治铺张浪费、违规吃喝、酒驾醉驾等不正之风,全面排查住宿、伙食费和交通费用等问题,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三、 坚持警示促廉,深化自我革命
着力抓好“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两个关键,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支部书记组织专题党纪辅导和廉政党课,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主旨要义、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组织40余名党员干部到云南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清风云南——探索与突破》、《红色》等警示教育片,定期通报违纪典型案例和发布廉洁从业警示教育宣传信息,强化警示震慑。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2次组织党员干部廉政谈话,及时指导纠正问题偏差,“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心中有底线、行为守底线。
四、 坚持文化守廉,营造廉洁氛围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阵地建设,营造守廉倡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利用办公场所走廊、楼道,打造图文并茂、寓意深刻的廉洁文化阵地,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感染力。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家风教育,购买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将清廉教育融入学习工作全过程。积极选树清廉榜样,悬挂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个人荣誉展板,开展学习身边典型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学习践行廉洁风范。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开展节前廉洁、警示和安全教育,发送廉政健康短信,推动廉洁文化走进日常、融入生活。
五、 坚持服务助廉,做到生态为民
坚持靠前服务,18批次240余人深入一线开展评估服务和重点工作帮扶,发放《建设单位对技术评估会的工作评价反馈表》26份,对中心邀请的技术评估专家和项目负责人满意度100%,办理回复群众咨询49件。2次召开全省评估机构座谈会,配合省厅开展相关业务培训6次,配合省厅做好重大审批监管“阳光行动”,规范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和质量。精准实施环评服务“六个到一线”,由中心领导带头到园区、到企业、到项目现场面对面、“一对一”服务,积极解决评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助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主动服务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相关技术保障支持,配合省厅做好滇池入河(湖)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工作,参与九大高源湖泊流域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百日行动现场检查,参与省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排查专项行动,对农村黑臭水体开展3次现场调研评估,现场帮扶63个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整治和验收工作,成功举办云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题培训班,有力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生态为民”行动。